百优A精美图库欢迎您!http://www.baiua.com
当前位置:电影电视

中国电影院线五强 中国电影院线的好日子顶多5年?互联网20年都无法取代影院社交

2015年6月23日 0:53:07   阅读(297)

闹鬼影院真实事件《惊魂电影院》先行版预告片


精彩内容:

文/本报记者杜思梦

上海电影节真是“炮声连连”,火药味十足。这不,于冬刚消停两天,爱奇艺CEO龚宇又突然唱衰院线,抛出“中国电影院线的好日子顶多5年”,引发业内一片哗然,此前,龚宇还曾唱衰影院,预言“电影院终会走向消亡”。

按照龚宇的理论,中国影院的离“熊市”不远了。问题来了,我们的影院该怎么办?昨日,记者在互联网电影上海高峰会上路遇多位业内“大佬”,愿为影院指点迷津。

|影院消亡?

|太外行了吧

15日,龚宇在某论坛上与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叶宁现场“开撕”,并放话“中国电影院线的好日子顶多5年”,16日,爱奇艺公开了其在线付费用户已超500万,在昨日举行的互联网电影上海高峰会上,其副总裁李岩松又透露,这500万仅是长期付费点播的用户数,如果算上曾经有过付费行为的用户,这一数字已经攀升至数千万之多。

如果按目前整个视频网站行业30亿元的在线付费市场规模,以目前每年100%的增长率计算,也就是说,5年后,线上付费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是不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这样看来,龚宇的说法貌似很有道理。

不过,听闻这一言论,业内“大佬”已按捺不住,纷纷发起反驳,除了叶宁前日在论坛上现场回击“中国影院刚刚起步”,乐视影业CEO张昭昨日暗讽“大家不要说外行话吧”,卢米埃影业总裁胡其鸣则称,“那是说给外行人听的话,真正投资影院的人都很看好我们的市场”,今典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直接喊话,“不要总说多少年后会怎样,那跟鸡生蛋蛋生鸡有什么两样?能不能把更多精力放在下一步做什么上?”

互联网公司与电影公司的“口水战”再次打响。

▲叶宁

|互联网

|20年都取代不了影院社交

无论如何,听到龚宇那耸人听闻的预言,总还是让人心有余悸,毕竟互联网已经颠覆了太多行业。未来影院究竟会走上一条怎样的路?答案并不清晰。

张昭请各位影院同仁放宽心,“电影院是个社交场所,看电影只是它的一部分功能,影院还可以卖爆米花,可以看NBA,它为什么要死呢?”

就算只盯着放电影这一项功能,未来,影院也真不至于惨到消亡。

胡其鸣给记者算了笔账:去年我国放了300多部电影,影院观影人次8.3亿,意味着平均每人每年才看了半场电影。而去年俄罗斯放映了600多部电影,日本放了1000多部电影,如果解决了片源问题,人次翻倍不就是分分钟的事吗?1000亿票房又怎会遥不可及?

至于爱奇艺的500万付费用户,胡其鸣一点也不恐慌,“这跟影院观众增长不矛盾,影院的社交功能,互联网十年二十年都取代不了,所以影院也不可能消亡。”

|影院两条路

|升级硬件或者提升服务

身处互联网行业,格瓦拉CEO刘勇对龚宇的观点表现出了部分认同,“我认为,厅小,座位少,银幕小的中小影院未来在中国可能不太能生存了,因为更好的体验和更便宜的价格已经出现了。”听起来,这又是影院自作孽,低价惹的祸。

刘勇直言,“中国大量影院陷入低价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特色。”所以在他看来,一旦走入“熊市”,能存活下来的影院要么是能给观众提供更好的硬件体验,要么有着优质的环境、服务,最终“唯有高质量影院能够高枕无忧”。

何为高质量?吴鹤沪的观点是,“优美的环境,优良的服务,优质的音响效果”,吴鹤沪建议影院,在观众体验上多下功夫。

这一观点跟互联网一直秉承的“体验”宗旨惊人相似,“一张电影票不只是看一部电影的内容,它是看一部电影的过程,包括享受影院的座椅、设施、服务,这是一种感受,只有通过社交实现,而社交是需要得到尊重的,影院确实在社交和尊重两方面是能满足观众心理需要的。”

|互联网平台发行

|是个商业逻辑,不存在话语权的事

不知,是否因为爱奇艺内部已经意识到龚宇此前的言论有些过激,昨日,李岩松在论坛上的表现明显清醒许多,他一直强调,以个人观点,现在还没到谈互联网平台发行的时候,因为“一部电影上院线的同时,在互联网平台上发行,或者不上传统院线,直接上互联网,这才能称为‘发行’”,现在谈,还为时尚早。

爱奇艺并非没有线上发行的野心,不仅“大炮”龚宇持续提及“网络院线”话题,爱奇艺本身也曾尝试过接近“零窗口期”的线上发行。

2014年,《北京爱情故事》以及《爸爸去哪儿》,两部影片从影院一下线,立即上线互联网进入付费点播。李岩松认为,这次试水,点燃了在线付费点播的市场。有意思的是,爱奇艺试水的首部电影《北京爱情故事》,正是万达影视出品的项目。

▲《北京爱情故事》是首个“零窗口期”线上发行案例

前日与龚宇“对峙”的叶宁,昨日谈及互联网平台发行,十分理性,叶宁认为,线上发行优势是成本低,如果单纯做线上发行盈利大过线下,为什么不能单纯做线上发行?“这是商业逻辑,话语权不再哪一方手上,在于内容。”叶宁说。

|互联网跟电影

|到底有什么怨?什么仇?

今年的上影节,除了龚宇向电影行业发难,于冬向互联网行业喊话以外,只要有互联网公司和电影公司共同参与的论坛,“火药味”就始终萦绕。

表面上,互联网公司一直说,“我们是来帮助电影行业做产业升级的,我们对拍电影不感兴趣。”电影公司也在说,“我们认为互联网的进入给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量,欢迎互联网。”

但为什么,你们还会在论坛上各种“开撕”,各种“对峙”?你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仇?什么怨?互联网和电影还能不能好好做朋友了?

不仅看客疑惑,身处其中的张昭也很疑惑,“今年我刻意住的离电影节远了些,我觉得商业人士太多。大家为什么那么愿意语不惊人死不休?太多人说,想干掉这个干掉那个,这健康吗?”

▲张昭

面对“挑衅”,张昭也是不能忍了,“我就请问,这么多人想来拍电影,人才何在?有谁能告诉我,银幕上的影像是怎么形成的?赛璐璐胶片有多少层?这是基本功。你以为你有钱,有流量就能干啥吗?大家要进入这个行业是好的,但是怎么让这个产业能够向好的方向发展,怎么融入全球化格局中,而不是干掉谁,这是大问题。”

对于这几天,互联网与电影公司的多轮“舌战”,吴鹤沪也有点看不下去了,“大家不要说,我这个好了,你那个就差了,如果观众越来越喜欢小屏幕的而不是大银幕,那以后就只看手机好了。我觉得现在不要下定论,你发展你的,如果到了那一步,我们也会承认你。”

“吐槽”完互联网公司,吴鹤沪最后也想劝劝电影公司,“毕竟互联网公司在电影行业的投入比我们的整个行业的产出还要高许多,这对电影是有好处的,况且,互联网公司又不是慈善机构,他一定要有个盈利模式,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是理所应当的。”

---------------------------------------------------

欢迎添加《中国电影报》官方微信订阅号:ChinaFilmNews

版权声明

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请微信联系:214742506


相关图片:

北京横店影视电影城开业 力争跻身全国院线前

↑图:北京横店影视电影城开业 力争跻身全国院线前

北京横店影视电影城开业 力争跻身全国院线前

↑图:北京横店影视电影城开业 力争跻身全国院线前

北京横店影视电影城开业 力争跻身全国院线前

↑图:北京横店影视电影城开业 力争跻身全国院线前

横店影视电影城进驻北京 力争跻身全国院线前

↑图:横店影视电影城进驻北京 力争跻身全国院线前

08电影院线年度回望:中国电影院线变革进行时

↑图:08电影院线年度回望:中国电影院线变革进行时

上海市场:贺岁前夜风平浪静 贺岁大片硝烟将起

↑图:上海市场:贺岁前夜风平浪静 贺岁大片硝烟将起

国内电影市场表现出的良好数据表现背后隐忧凸

↑图:国内电影市场表现出的良好数据表现背后隐忧凸

上海市场:贺岁前夜风平浪静 贺岁大片硝烟将起

↑图:上海市场:贺岁前夜风平浪静 贺岁大片硝烟将起

温州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竟然是它_大浙网_腾

↑图:温州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竟然是它_大浙网_腾

弹指一挥间:中国电影院线五周年

↑图:弹指一挥间:中国电影院线五周年

第1页 第2页


关键词: 中国电影院线排名  中国电影院线发展现状  中国电影院线排行榜  中国电影院线大全  中国十大电影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