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优A精美图库欢迎您!http://www.baiua.com
当前位置:热点资讯

朝韩炮战 朝韩嘴仗还没完炮战又开始

2015年8月21日 5:10:42   阅读(254)

朝韩炮战 华侨撤离


精彩内容:

8月20日,在韩国首尔,韩国总统朴槿惠(中)出席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新华社发

韩国国防部20日证实,朝鲜军方当天下午在西部边界地区向韩方发射炮弹,韩方发射数十枚炮弹予以还击。朝方尚未对韩方说法做出回应。

韩认为朝炮击是针对“广播战”

韩联社援引韩国国防部官员的话报道,根据军方雷达监测,朝方下午3时52分(北京时间下午2时52分)向韩国京畿道涟川郡发射一枚疑似火箭炮的炮弹,又于4时12分(北京时间下午3时12分)发射了数枚炮弹,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回应,韩方下午5时4分(北京时间下午4时4分)向朝方发射源头发射了数十枚口径为155毫米的炮弹。朝方尚没有后续反应。

在监测到朝方开火后,韩国军方和政府向京畿道涟川郡、坡州以及江华岛等附近区域居民下达了撤离躲避命令,并将全军警戒级别调至最高级。韩国总统府青瓦台下午6时左右紧急召开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讨论相关应对方案。

韩国媒体分析称,朝鲜炮击疑为针对韩国近来重启的扩音器装置。不过韩国军方负责人回应称,“扩音器暂时没有遭到破坏”。

本月4日,韩朝非军事区韩方一侧发生两次爆炸,造成两名韩国军人重伤。韩国国防部调查团认为,这是朝方将地雷埋设在非军事区韩方一侧所致。不过,这一说法遭朝方否认。作为回应,韩方10日宣布重启对朝鲜的广播喊话。这是时隔11年来,朝韩双方再次打起“广播战”。

朝鲜军方15日曾警告,如果韩方继续“反朝心理战术”,使用扩音器对朝喊话,朝鲜人民军将采取军事行动,炸毁韩方设在军事分界线地区的扩音系统。

韩国国防部20日证实,朝方当天下午5时(北京时间4时)许通过军事热线通报韩方,要求48小时内拆除军事分界线地区的所有反朝扩音器。朝方称,如果韩方继续这一“严重挑衅”行为,朝方将诉诸“军事手段”。

南北“交火”少有伤亡

过去几年来,朝韩在军事分界线附近发生交火的事件不在少数,多数事件与韩美联合军演或者反朝宣传引起朝方不满有关。不过,交火事件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比较少见,最为严重的交火事件是2010年的延坪岛事件。

2010年11月23日,韩国延坪岛及附近海域遭炮击,部分炮弹落在延坪岛上。韩方称,炮弹来自朝鲜境内,韩国军队进行了回击。而朝方称,韩方不顾朝方警告,执意在延坪岛一带举行军事演习,向属于朝鲜领海的延坪岛附近海域发射数十发炮弹,朝方由此采取“军事措施”回击。这次事件造成两名韩国海军陆战队员和两名平民死亡,十多人受伤。

次年8月,韩方称,一枚朝鲜炮弹落入“北方界线”附近海域,韩国随后向“北方界线”朝鲜一侧开炮回应。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朝方回应,韩方发布的消息纯属捏造,其以炮火回击“实为挑衅”。朝方还分别致信美国和韩国当局,敦促美韩停止当月开始、为期10天的“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演,“以控制半岛局势”。

去年5月,韩方声称,韩军一艘舰艇在有争议的“北方界线”以南的韩方海域巡逻时,朝鲜发射了2枚炮弹,落在巡逻舰附近。巡逻舰没有被击中,随后向朝方海域发射数枚炮弹予以回击。不过,朝方否认这一说法,指责韩方先行开炮。

去年10月,韩方称,朝方利用高射机枪向韩国市民团体散发的反朝传单开火,数枚子弹落入韩国境内,韩国军方随后用机枪回击。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据新华社


相关图片:

朝韩炮战:交火现场变废墟(组图)_国际_新京报网

↑图:朝韩炮战:交火现场变废墟(组图)_国际_新京报网

朝韩炮战后一片废墟的延坪岛(组图) - cikewp0

↑图:朝韩炮战后一片废墟的延坪岛(组图) - cikewp0

朝韩炮战未平 航母又来添乱(组图)_网易新闻中

↑图:朝韩炮战未平 航母又来添乱(组图)_网易新闻中

朝韩炮战后一片废墟的延坪岛(组图) - cikewp0

↑图:朝韩炮战后一片废墟的延坪岛(组图) - cikewp0

朝韩炮战后一片废墟的延坪岛(组图)_梦大侠_新

↑图:朝韩炮战后一片废墟的延坪岛(组图)_梦大侠_新

朝韩炮战:把陆军火箭炮装上快艇轰击韩军(2)_军

↑图:朝韩炮战:把陆军火箭炮装上快艇轰击韩军(2)_军

朝韩炮战 韩2人死亡16人受伤_新闻中心_新浪

↑图:朝韩炮战 韩2人死亡16人受伤_新闻中心_新浪

朝韩炮战后一片废墟的延坪岛(组图)_梦大侠_新

↑图:朝韩炮战后一片废墟的延坪岛(组图)_梦大侠_新

朝韩炮战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图:朝韩炮战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从卫星照片看朝韩炮战:为何韩国炮兵打不准?

↑图:从卫星照片看朝韩炮战:为何韩国炮兵打不准?

第1页 第2页


关键词: 三八线上的朝韩军人  朝韩战事  朝韩分裂  朝韩三八线实际图片  板门店朝韩军人的生活